最近發現了一個很神奇的現象,起因是因為某一天同時跟我的主管及父母分別討論了一個相同的話題,主管給的建議讓我獲益良多,但當聽到父母的「建議」時,不自覺的「倒彈」,明明是給差不多的概念,為什麼一個聽起來獲益良多,一個卻讓人反彈?
殊途卻沒有同歸,這引起了我的好奇心,以下是我交叉比對後整理的幾點→
「我都是為你好…」其實並沒有真的為你找想
先來說老調重彈的「為你好」這件事,大家現在聽到這幾個詞,第一個反應就是白眼先給他轉起來。為什麼明明是一個好的初衷,卻給人壞的感覺?
「為你好」本身這個詞給人的感覺就是:「我是對的,你是錯的,所以你要聽我的」,但真的是這樣嗎?
立場、目標不同
我們都知道大部分公認的好是什麼,以工作來說,最好去大公司或是老一輩的人最喜歡建議你的「去當公務員啦! 比較穩定」,難道這些是我們不知道的資訊嗎? 那為什麼我們不這麼做?
每個人因為價值觀的不同,目標也不同,你眼中的好可能就不會是我眼中的好;
你的目標是成為生活安逸的人,但我的目標卻是成為在社會打滾的人
當公務員比較穩定,對!這大家都知道,但相對的,相較於在社會打滾的人,公務員因為工作環境跟性質的關係以及工作本身很穩定,導致後續也變得較無競爭力及創意,而沒有競爭力,就沒有一直增進自己的動力,當然有些人覺得有錢、生活安逸就好,但不是每個人都只想要生活安逸,這也是我說的不是每個人的目標都一樣。
下意識的複製父母的行為模式
小時候跟父母一起回阿嬤家過年,要回家前,阿嬤總是會拿一堆東西塞到車子的後座,而這些東西都是我們跟阿嬤說了非常多次:「我們並不喜歡吃,帶回去也有很大的機率會被丟掉」,但是幾年過去,阿嬤每年還是拿一樣的東西塞到車子的後座。
我推測這些食物可能是他們喜歡吃的古早味或是很健康的蔬菜水果,因為他覺得這些東西好,所以分享給我們,但當「分享」變成「困擾」時,就失去「分享」的本質。
我記得父母曾對我們說,他們絕對不會做相同的事,如果你不喜歡,我們就不會強迫你。
確實,我並沒有從父母那裏強迫收下蔬菜水果,但,他轉化成另一種形式,不管你喜不喜歡聽他對你的建議,他就是要說。
不同的形式,一樣的模式。
即便這個loop迴圈了幾百次都沒有效,但他還是要繼續,好像多說了這次,我們就會照他的意思做。而事實是,小孩是照著他們的意思進行,你反而變成了那個他們不想溝通的人。
當然你可能會說,這都是過來人的建議,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這麼做,留下了遺憾,所以才建議下一代不要走一樣的路,但,對我來說,成熟的指標之一就是為自己做的選擇負責,每一個選擇都有它的利弊,取決於哪一個元素是你比較注重的。
舉例來說,某些人想要追求身體健康、長壽,所以吃的食物都很健康,不吃炸的、不喝酒…
但對某些人來說他可能壓根就沒有想要長壽,相反的他追求的是及時行樂,所以他盡情地享受各種食物完全不忌口,那他的風險就是身體到老年很大的機率會有問題,他必須承擔這個選擇的結果,有可能是久病纏身、臥病在床,但他至少有享受過這些山珍海味,這終究是他的選擇。
我們都太習慣要求別人要跟我們一樣擁有同樣的思想,好像我們的想法才是對的。
地雷字眼不要碰,大大減少被當耳邊風的機會
剛說的「為你好」這個字就是敏感字眼之一,因為他已經普遍到形成一種刻板印象,當你說了這個詞,就表示你並沒有站在一個客觀的態度去分析這件事,只是用你「覺得的好」來去給你建議。
「我不是在跟你說教…」也是其中之一,這就像「我說話比較直,你不要介意」,會說出類似的話的人通常都維持著一貫的作風,「我不是在跟你說教」=我就是在跟你說教、「我說話比較直」=你可能會受傷,但我還是要說。
簡單來說,他們並沒有想要改變說話的方式或用詞,管你要不要聽、會不會受傷,我就是要說,你聽就對了。
除了這些敏感字眼會讓你接下來說的話變靜音之外,還要避免的是情緒性的字眼或是會引起情緒的字眼,像是長輩最會使用的一招是「你看誰誰誰都可以考上哪裡,你怎麼不行」、「那個誰長的不好看都有老公了你怎麼還沒有」,這明顯就是引戰的言論。
既然都想要說服對方,「理性分析」和「數據」是最容易說服對方、也是最容易讓對方啞口無言的方式。
而情緒性的字眼最常引發的結果是吵起來、其中一方摔門而出。
目的沒有達成,反而鬧得彼此不開心。
說教是上對下單方面的輸出;建議是平等的溝通
不妨去理解為什麼另外一方沒有照著自己的意思去進行、換位思考,搞不好最後是你改變了你的想法而不是他。
愛是支持,不是想把他變成你要的樣子
不管是對另一半、對兒女、對父母都是如此,我們因為愛,想要對方有更好的生活和未來,
很多時候卻忘了對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價值觀、想法及規劃,以及他們所認為更好的未來,只要可以承擔他們選擇的結果,那終究是他們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