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角色簡介
簡單來說,就是四個姊妹生長在同一個家庭環境裡,卻擁有截然不同的個性,從一次的聖誕節就明顯的看的出 –
大姊 Meg: 身為最年長的大姊Meg,非常討厭貧窮,擁有當演員的夢想,卻沒有為他自己做點什麼,後來因為墜入情網,選擇了家庭。 基於現實不敢追求,卻又自尊心作祟,想要追求物質。
二姊 Jo: 看似是四姊妹當中最有理想也敢衝的人,也同時擁有務實、刻苦耐勞的性格,雖然看似獨立,但心中還是很渴望有人可以依靠。
妹妹 Amy(其實我也不知道Amy跟Beth誰才是最小的XD): 是Joe的小跟班,夢想成為巴黎最好的畫家。雖然是姐姐們的小跟班,但是我認為她在心境上最獨立的一個那句「我不想成為Joe的替代品」,有讓我對她改觀。
妹妹2號 Beth: 最符合傳統女性的特質,個性溫文儒雅,安靜,會彈琴,喜愛家庭,守本分。
直到最近才把《她們》認真得看過一遍,人物及個性的描繪很細緻,也透過色調的轉移凸顯了各時期的氛圍,整部片以插敘的方式拍攝,不過可能是因為導演刻意的安排,讓某些片段看起來很跳痛阿!
而在結局方面也給人草草了結的感覺,怎麼說呢? Joe在Laurence還沒宣布結婚之前,完全看不出來Joe對Friedrich有這麼深刻的愛戀,但在Laurence結婚後,Joe好像就突然變了一個人似的,枉費前面每個人物這麼精細鋪陳他的個人特質,到最後還是以歡樂大結局畫下句點(但是小編目前也想不到更好的結局),可能導演還是想要符合一下大眾的口味,就像電影裡說的嘛!
The right ending is the one that sells.
《她們》
一切都跟「錢」有關。
看完《她們》的第一個想法是…恩..有點像之前「植劇場」系列的「荼糜」,怎麼說呢?
除了待在家裡帶孩子,女性有更多選擇
開頭女主角Jo交稿給報社時,報社給她下一篇的建議
If the main character is a girl,
<<她們>>
make sure she’s married by the end…or dead.
以這樣的當頭棒喝,點開了當時的社會認知。
尤其是姑姑的那句
特別是女人,女人只要嫁得好就好。
<<她們>>
這句話本身就是一個大Bug,嫁得好有分是夫家錢多還是老公很體貼,如果錢多但打你當傭人對待,或是老公很體貼但是賺不多,這樣的人生算好嗎? 見仁見智。
性別平權或女權在近幾年討論度頗高,並不是說要以女權的名義去爭取女性的特權,而是女性不再是只有一條路可以走 – 待在家裡帶孩子、準備三餐、等老公回來的一個配角,反而是有更多的自主權,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自己想走的路;
而男生也沒有義務要扛起整家庭的經濟支柱,而是共同扶持,沒有任何一邊是錯的,只是選擇性更多。
我發現姑姑會藉由「他想去…(某一個國家),想要誰陪她去」的這個動作變成一個「特權」,順她的意的人才給予認可, 但是真正的用意只是為了讓這四個女孩可以變成她所期望的樣子,可能也是基於她自己本身的遺憾。
姑姑選擇讓自己有錢有權,但唯一的遺憾是孤身一人,感覺是希望這些小女孩去完成她的遺憾,不要像他一樣。
這個期望的移轉其實都發生在你我身上, 許多父母也會不小心落入這樣的慣性,但是他們可能忘了或沒意識到各人有各人的命,再怎麼苦口婆心,你都會發現沒有用,倒過來還會是被怨懟的那一個人,每個人生來就是要去衝過去撞過去探索過才會成長,所以如果爛攤子不是你在清,就放手吧!
沒有任何一個選擇是錯的,也沒有任何一個選擇是完美的
幾年前的台劇植劇場-荼蘼,一直在闡述一個想法 – 生命中總有許多的方案A跟方案B,每個選擇都有他的利與弊,就如同《她們》裡面的四個女孩,每個人選擇的都是不同的路,通往不同的結果,這些選擇也一定都是你想要的,因為如果不是,根本不會成為你的選擇之一,一旦你選了,就必須承擔選擇本身的酸甜苦辣。
就像《她們》裡面的大姊Meg。她選擇了家庭,選擇依靠她所愛的人,而不是追求自己的夢想,好處是可以享受著家庭的幸福以及老公的愛,但壞處就是必須忍受她最初最討厭的貧窮。
Joe選擇的是夢想,但同時要忍受的是內心的孤寂。
如果人一生的終極目標是尋找快樂的話,那選擇B方案卻想要A方案的結果絕對會讓你活在懊悔之中,而且非常痛苦。
當然在現在的社會中已經沒有這麼絕對的選擇跟答案,一定有許多方案是折衷的,端看你認為比較重要的是哪一個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