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看了前陣子熱度很高的 《同學麥娜絲》及 較舊的《大佛普拉斯》,看這兩部電影名字大概就可以得知這位導演很有自己的style – 大佛plus 、 同學minus,這還是從我朋友那裏得知的,抱歉慧根太淺。
大佛普拉斯在講述的是較宏觀的社會階層、現實的無情與黑暗;而同學麥娜絲則是縮小範圍,講述存在於你我之間人生,不是每個人都如外表那麼的光鮮亮麗。
用一個簡易的表格來說明兩部的重點
大佛普拉斯 | 同學麥娜絲 | |
簡介 | > 信佛的偽善 > 官商勾結的腐敗 > 貧窮的現實 | 每個階段都是重新開始,誰都可以少年得志,但中年要得志是一門哲學 |
劇情 | 劇情環繞在兩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 – 菜埔(擔任老闆的警衛)、肚財(撿垃圾維生)以及一個生活在上層的老闆黃啟文 肚財晚上都會到菜埔的警衛室聊是非,有一天因為沒電視看,於是打起了「偷看菜埔老闆(黃啟文)行車紀錄器」的念頭,但看著看著竟無意中黃啟文的殺人實錄。 | 描述四個中年不得志的老同學「電風」(鄭人碩飾)、「添仔」(施名帥飾)、「閉結」(劉冠廷飾)以及「罐頭」(納豆飾) ,偶爾窩在泡沫紅茶店一起取暖,抱怨各自人生的不得志。 |
先來說說大佛普拉斯
劇情
大佛普拉斯的劇情順序並非平鋪直敘,看到最後才會恍然大悟,串起電影前段的一些線索。
黑色幽默、強烈對比探討社會現實
1. 階層差距
相較於同學麥娜絲, 大佛普拉斯的黑色幽默氛圍更為強烈,藉由幽默的方式揭開社會的弊端及殘酷,也善用隱喻的方式來去對比階層的差距:
「有錢人的人生是彩色的,沒錢人的人生是黑白的」
《大佛普拉斯》
2. 人物的反差
不只是階層的差距,也包含人物的反差,像是肚財平常總是對菜埔呼來喝去,看似擁有男子氣概,但在自己的小世界卻充滿了夾娃娃機的戰利品。
3. 信佛的偽善
不是說每個信佛的人都是偽善,而是許多表面上的信佛、做善事,只為了掩蓋自身的缺德事,又或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去行的善。
像是片中的主角之一黃啟文表面上做了很多善事,但私底下私生活淫亂、男女通吃,最後還殺人藏屍;
又或是 前來驗收的師姐百般刁難: 佛祖法像看起來不夠莊嚴啦~、眉毛好像不對稱啦…等等,聽了會很想從他頭巴下去的話,最後還不可缺少「感恩!」 這極具諷刺的詞。
至於 《同學麥娜絲》..恩…我還在反芻
接地氣、獨特的敘事方式
不管是《同學麥娜絲》還是《大佛普拉斯》,兩部電影都出自於黃信堯導演之手,都有著無厘頭的旁白,有一點「父後七日」的味道,中文摻雜著台語,完美呈現道地的台灣味,雖無法給電影帶來畫龍點睛的效果,卻也帶來不少趣味,讓這些【黑暗】又【無力】的事實沒那麼的難以下嚥。
雖然大家常說台灣始終無法拍出什麼好萊塢大片,但許多好電影就是透過這些平常生活的瑣事讓觀眾可以進一步的反思。說真的商業大片可以讓你在下班時間放鬆後還有爽感,而像《大佛普拉斯》這種電影卻可以讓你在假日的午後細細品味。